芊爸升学圈 幼升小 “小区距学校仅30米,却不能上…”成都家长因入学划片问题,起诉高新区教育部门,法院已受理

“小区距学校仅30米,却不能上…”成都家长因入学划片问题,起诉高新区教育部门,法院已受理

家门口新建小学不能上,学区划片究竟以何为据?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难以服众。”6月17日,成都市高新区嘉年华国际社区昝先生等业主收到了来自高新区人民法院的案件受理通知书。

“小区距学校仅30米,却不能上…”成都家长因入学划片问题,起诉高新区教育部门,法院已受理

“小区距学校仅30米,却不能上…”成都家长因入学划片问题,起诉高新区教育部门,法院已受理

“小区距学校仅30米,却不能上…”成都家长因入学划片问题,起诉高新区教育部门,法院已受理

几天前,因质疑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教育处学区划片合理性,且多次申诉未果,昝先生等业主一纸诉状将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告上了法庭,希望通过公开审理的形式破解未能实现“就近入学、公平入学、安全入学”的疑惑。
2019年12月30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就规划建设4所公办学校举办合作办学的签约仪式,其中“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西区)”即为位于嘉年华小区南侧、远大都市风景小区东侧、红星路南延线西侧的祥明一路东侧小学,建成后正式名称为“梓州小学”。

“小区距学校仅30米,却不能上…”成都家长因入学划片问题,起诉高新区教育部门,法院已受理

这一消息让昝先生等嘉年华小区业主们十分欢欣,因为该小学用地2014年就已立项,新建小学距离小区的直线距离仅30米左右,大家认为小区孩子一定会被划入新校,这意味着未来孩子们就不必再就读1.3公里以外需要跨越城市快速路主干线的行知小学。
 
“小区距学校仅30米,却不能上…”成都家长因入学划片问题,起诉高新区教育部门,法院已受理
高新区行知小学
然而,最终的划片结果却让嘉年华小区业主们大失所望。
今年5月28日,高新区公布小学登记范围,嘉年华小区未被划入一街之隔的祥明一路东侧小学,而依旧是行知小学。消息一出,昝先生等8位今年秋季孩子需要入学的家长们坐不住了,先后通过市长热线等多种渠道表达诉求,并与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教育处进行了6次座谈,但均未就划片结果形成共识。
“教育处给出的回复是要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学上,新建小学要先解决无学可上的孩子,此外还要遵循历史沿革,这与事实存在巨大出入。”昝先生与几位家长非常不认同这样的解释。
“被划入祥明一路东侧小学的远大都市风景、中德英伦联邦等周边小区,2016年时被划入新华学校(该校2014年建成,配有过快速路天桥),2017年又重新被划入新建的银都紫藤小学北校区,这些小区的孩子并不是无学可上,却3次被划入就近的新建学校,明显与教育处的说法不符。”另一位嘉年华小区业主万先生称。
万先生告诉记者,高新区教育资源紧张,尽管过去孩子到行知小学上学跨越快速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一直以来小区业主们都在努力克服困难并未提出异议,如今未被划入与小区一街之隔的祥明一路东侧小学,实在让人无法理解,难免质疑如此划片的公平性,“这并不是一句‘就近入学不等于绝对就近,而是相对就近’的回复就能解释通的,我们想知道的是如此划片的原则和依据究竟是什么?”
根据《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坚持就近入学”一项,要求: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结合新建小区、街道和人口变动等因素,科学制定各校招生计划和服务范围。服务范围确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的,要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充分参与,并设置合理过渡期。学位紧张的区域要建立学位预警机制,加强宣传解读,合理引导家长预期”。

在昝先生等业主递交联名申诉材料后,记者曾就“学区划分程序、决策依据、新建校划片是否公开征求意见”等问题与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教育处联系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得到相关方面的正面回应。
6月初,因向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教育处多次申诉未得到满意答复,嘉年华小区内300多户业主众筹支持诉讼,并于6月8日委托律师就此递交诉状。
6月17日,高新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目前,具体开庭时间仍在确定中。
 
 
来源:《工人日报》,人民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芊爸升学圈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sh188.com/2020/06/21/5840.html

作者: 芊爸

芊爸陪你升学。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3条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hyyy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