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学科竞赛视角看“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
2.政策解读
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且在后续的综合成绩计算中高考成绩仍占有85%的较大比重,这需要竞赛生“高考竞赛两手抓”,早前部分高中所施行的“停课搞竞赛”的政策可能需要一定的改变。但是对于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一般来说是在冬令营中获得金牌、银牌、铜牌和省级一等奖的考生(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这也为竞赛生的入围提供了渠道。
在往年的自主招生过程中,常常存在有通过学科竞赛进入高校,但是选择了其他专业的现象。这次的强基计划强调了对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需要选择对应的基础学科,突出了竞赛生在对应专业中的竞争力。在这一点上竞赛生比传统高考生具有较多的先发优势。
若综合成绩折算后满分为100分,将高考成绩(满分750分的省市)折合成85%的综合成绩,综合考核结果折算成15%的成绩(假设其满分为15分,1:1折算),可以计算出在综合考核结果中得到1分可以对应高考录取分数线8.8分的相对降低,考生最多可以获得高考录取分数线132分的相对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考察项目和考察内容难度由相应院校自主制定,因此竞赛生究竟能与传统高考生拉开多大的差距还是取决于招生学校的意向。
3.名师解读
清华大学田老师解读如下:
对中学和学生的影响学科竞赛在录取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学科竞赛获奖是参加新自招的必要条件。
2020 年将会有 36 所高校实施新自招。对于学生和学校而言,如果想考入 985 高校,就必须学习竞赛。不学竞赛,就很难考 985,就很难拥有 985 的学生。
虽然目前学科竞赛的获奖要求还未公布,但我们可以推算一下。2019 年全国获得数理化生四大学科竞赛省一等奖的人数分别是:
如果招生门槛是省一等奖的话, 除以 36 个高校,每个高校只能分到 200 人。不要忘了,报名通过人数是实际录取人数的 3 倍,如此算来,每个高校的招生人数约为 60 人,根本不能达到“单独开班”,“单独设置培养方案”的要求。所以,2020 年新自招的报名门槛一定低于省一等奖。
另外,我们可以发现,学科竞赛金牌、银牌获奖学生(共 1300 人)将不会占据本省名额。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些名额的分配至关重要。如果不重视竞赛,某些学校,乃至某些省份,将会被竞争者拉开差距!